GRI 102-48

註:空氣污染物排放量依據空污費申報量,2019年及2020年含CBC廠排放量。

近三年鍋爐排放管道檢測結果

污染物 2018年 2019年 排放標準(2017年公告) 2020年 排放標準(2020年公告)
硫氧化物SOx(ppm) ND ND 100 ND 50
氮氧化物NOx(ppm) 92 100 150 90 100
註1:本廠歷年排放管道之揮發性有機物檢測結果,均符合法規規範,削減率達95%以上。
註2:本廠於2018年由燃油鍋爐更換為燃氣鍋爐,大幅降低排放濃度。
註3:ND為小於偵測極限值。

台聚歷年排放管道委託環檢所認證之檢測公司檢測,結果均低於環保署所公告之排放標準。

空氣汙染管理方法

USI-CSR-污染防治

VOCs排放減量

為達零污染、零排放之目標及配合高屏總量管制第一階段之減量目標,台聚於2017年訂定VOCs排放量削減5.525公噸之目標,2018年經提報環保局審查確認達成總量管制第一階段減量5%之目標,並降低鍋爐排放濃度至氮氧化物低於150ppm、粒狀物低於20mg/NM3,以及硫氧化物完全去除之目標。2019年興建一座TO爐,除可作為RTO爐之備用系統,並規劃處理廠內高濃度VOCs。

2020年TO爐完成設置及試車,其處理高低濃度之VOCs,其破壞去除效率>99%,可有效降低揮發性有機物之排放量。

USI-CSR-污染防治

廢(污)水管理

台聚之排水來源為工廠產生之廢(污)水,依環保局核准廢(污)水排放地面水體許可證,經廢(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後,無法回收使用之放流水,符合環保法規規範,依法排放至地面水體-高雄市後勁溪。2020年排水量為284.858百萬公升,較2019年放流水量減少14.511百萬公升。

工廠產生之廢(污)水包含製程廢水及廠區同仁生活污水,產生之廢(污)水經管線輸送至廢(污)水處理場自行處理,廢水處理系統分為前處理及初級處理之物化程序,藉由攔污、除油、沉澱、化學藥劑添加,以及廢水固液分離之污泥處理單元等,使放流水水質符合排放標準。另台聚為減少排水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及推動水資源循環再利用,除依循環保法規規範,2018年亦新增浮除系統及纖維過濾設備,以提高廢(污)水處理能力,提升放流水水質、減少廢水排放及增加回收再利用水量等。

水質監測管理

台聚每半年委由符合環檢所核准之環境檢驗測定機構檢測放流水水質項目,包含總量管制之氨氮項目,歷年定期檢測申報項目均低於放流水標準。

台聚之放流水排放至高雄市後勁溪,其屬氨氮總量管制區,歷年氨氮測值均符合法規規定,2020年氨氮測值遠低於放流水標準,為最低標準之6.4%以下。

水質指標項目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放流水標準(石油化學業)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懸浮固體(mg/L) 15.7 3.7 9.2 24.8 3.7 8.5 30
油脂(mg/L) 0.9 5.9 9.6 8.3 6.3 2.6 10
化學需氧量(mg/L) 70.8 21.5 27.4 45.3 28.7 52.8 100
氨氮(mg/L) 0.13 0.032 0.14 0.88 1.27 0.28 20

廢棄物管理成效

近三年廢棄物處理方法及產生量

廢棄物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一般事業廢棄物 洗淨處理 45.75 43.97 44.87
焚化/熱處理 114.98 245.418 231.7
物理處理 135.85 197 95.79
有害事業廢棄物 洗淨處理 19.42 17.53 15.67
焚化處理 0.99 1.86 1.05
資源化再利用 回收處理 58.58 230.42 84.924
資源化再利用率(%) 15.6 31.3 17.9
總計(公噸) 375.57 736.20 474.00

廢棄物減量方案

加強宣導 廠內加強宣導廢棄物之分類及標示,以期增加廢棄物回收量,並降低一般垃圾之清理量
清潔生產 加強製程管理,減少管末處理,減少污泥及其他事業廢棄物之產出量
有害廢棄物
減量管理
  1. 廢塑膠容器經合格處理廠商洗淨處理後,進行破碎切片加工,廠商將塑料回收再利用
  2. 品管實驗室針對抑制劑分析法,去除萃取步驟改善分析方法,無須溶劑使用,故大量降低溶劑使用量。另將溶劑回收再利用於洗淨作業,以減少清洗溶劑用量。未來台聚持續評估檢討分析方法,有效推動有害事業廢棄物減量
USI-CSR-污染防治